全县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平利县公安局深入践行民生警务理念,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近日,平利县公安局主动作为,真情服务,为安康市社会福利院爱心医院42名特殊群体补录户籍,为他们安度晚年送去“船票”。
日前,平利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在工作中了解到,位于平利县城关镇三里垭村的安康市社会福利院爱心医院有42名特殊群体无户籍信息,无法进行合规的医疗救助及其他相关服务。此问题已经困扰该42名特殊群众以及爱心医院很长时间,宛如一块巨石,压在他们心头,寝食难安。
治安大队联合城关派出所,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模式,到安康市福利院爱心医院为滞留在该院的42名特殊群体进行信息采集,走访调查。经核实,自2014年以来,先后有4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被移交到爱心医院进行集中收治。但由于这些流浪人员身患残疾,不能正确表达,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不能证明自己的合法身份,导致他们在日常的治疗和生活中,不能享受现有的医疗、救助政策。“黑户问题”给自身以及相关部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大事。平利县公安局主要领导要求治安部门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协调,尽快解决42名特殊人员的户籍问题。治安大队民警继续积极走访调查的同时,主动与爱心医院联系,决定在前期已完成寻亲网公告和人脸识比对无果的基础上,由城关派出所负责对42名流浪乞讨人员进行DNA信息、人员照片等信息的采集,并在辖区进行身份信息公示,便于办理户籍登记。
“来,看我这,抬头,伸手,别害怕,一下就好。”随着亲切而又不失温暖的提示,42名特殊群体信息逐一采集完成。
下一步,平利县公安局将积极对42名“黑户”人员进行DNA比对及信息公示,在确保人员身份信息无重户、无漂白的基础上,按照《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和《安康市公安局关于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为以上人员及时办理户籍登记,确保他们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