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autism或autistic disorder),又叫做“早期幼儿自闭症”、“儿童期自闭症”、“Kanner自闭症”、“幼儿精神病”等,在我国大陆地区多称其为“孤独症”。据欧美国家1978年至1999年相关研究表明,自闭症患病率从5.8/万增加到14.9/万;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9年保守估计,我国0~15岁的自闭症有150万,0~20岁以上的自闭症有500万。
目前,全球有7600万自闭症患者,仅中国自闭症患者就达1300万,发病率133:1。在中国,这个被遗忘的群体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特殊教育辞典》中指出,“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3岁前儿童的较严重的发育性障碍。主要表现为:
①、社交困难 ,例如:表现为特别喜欢孤独,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对父母的依恋,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
②、言语发育迟缓 ,例如:表现为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有的代词颠倒、言语奇特、言语的可懂性差;
③、具有刻板或仪式性行为 ,例如:表现为强迫性坚持行为的同一格式,若改变则产生强烈的焦虑反应。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对一个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理解能力会有很大影响。
自闭症主要是影响人的沟通,患者会对他人的口头及非口头的交流无法很好的理解,也无法学会与人、物或事件相关的恰当的处理方式。
自闭症的主要特征:
1、严重的语言发展问题。语言发展缓慢,通常还带有某些特别的说话模式或词语模式,对一些词语人为的赋予不合适的特殊含义。
2、严重的偏离正常的社会关系。自闭症的孩子很少使用眼睛来交流,不愿让他人抱,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玩耍,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朋友。
3、感知反应不正常。有时可能会显得对说话或声音毫无反应,像聋子一般,但有时却又会对一些日常普通的声音反应过激。有时对冷热、疼痛毫无反应,但有时却又会反应过激。
4、智力问题。大多自闭症患者智力发展迟缓,只有约四分之一的比较正常。但他们中有些人会具有一些特别突出的才能,比如绘画,算术,音乐等方面。
5、 活动与兴趣方面的固定模式。可能会习惯于不断重复身体上的某个动作,也可能会按每天的固定习惯行事,如走同一条路线,按同一个顺序穿着衣服,而一旦固有的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则会感到心烦不安。
自闭症患者如何治疗?
(一)心理干预方法
主要针对自闭症者的不适应行为如自伤、多动、攻击、愤怒、生活自理能力差。60年代以来对自闭症的行为治疗进行了广泛性的研究,一般采用在高度结构化的环境中进行特殊行为矫正,具体的方法有:强化适当行为法、暂停强化法、塑造法、链条法等,这一方法需要家长参与,针对具体情况,采用长期的恰当的方法来进行。
主要针对自闭症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差的特点。训练他们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如打电话、买东西、乘车、社交礼仪、人际交往等。通过训练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缓解其社会交往障碍。
主要针对自闭症者的情绪障碍,解决其情绪上的不安、恐惧,使他们愿意与社会和他人接触,逐渐走出自闭的世界,同时可以开发其创造力。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樱山教授提出的精神统合疗法就是以游戏作为媒介体,尊重自闭症者的主体性,分五个阶段对自闭症者进行治疗(自闭世界的尊重理解;对自闭世界的参与共有;把他带回新的世界;对咨询师的关心;相互感情的传达)。
研究者发现自闭症儿童的音乐能力比有音乐天分的正常儿童还要高,他们拥有超凡的音乐感和辨音能力。音乐疗法可以提供安全而多元的感官刺激,主要调整其感官感觉,保护开发调整大脑状态,发掘其学习潜能,促进言语及沟通技能,促进社交情绪上发展,塑造正确的行为。
这一方法由中国雨林心理教育咨询技术开发中心提出,他们认为,自闭症者一般很笨拙紧张,其中枢神经有问题,因此采用推拿按摩、体操、静养等放松方法。这与日本的动作疗法是相似的,日本的动作疗法通过骨骼的站、立、坐的训练,通过按摩来调整骨骼神经系统。
(二)生物学干预方法
(三)行为应用分析(ABA训练)
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
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
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
他们不是内向,而是真的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