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看长安】下足绣花功夫 决胜脱贫攻坚
平利县长安镇位居秦头楚尾,东与湖北竹溪县接壤、西距平利县城8公里,是平利县的东大门,全镇地域面积22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97个村民小组5947户20986人。共有贫困村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873户4900人。近年来,长安镇党委、政府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不断提升党委政府班子执政能力,努力激发全镇党员干部活力,推进了镇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强筋健骨,筑牢脱贫攻坚领导核心健全制度体系,夯实攻坚领导核心。严格落实“总队长”机制,紧紧围绕“六个精准”脱贫要求,建立完善脱贫攻坚“八办两组”组织体系,保证全镇脱贫攻坚指挥有力;严格落实“一把手”主官主责制,明确要求班子成员和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把90%以上的精力用于抓脱贫攻坚,夯实镇村领导力量;建立村干部绩效工资80%与脱贫攻坚成效挂钩机制,实施党建示范带建设和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程,在脱贫攻坚一线打造一支永不走、有力量的扶贫工作队伍。建班子抓队伍,形成攻坚工作合力。坚持把熟悉农村工作、富有基层经验、善做群众工作的班子成员选派为帮扶工作队长,把作风过硬、表现突出、有吃苦奉献精神的年轻后备干部选派为驻村工作队员;整合四支队伍力量,成立临时党支部,选派60余名优秀镇属干部,组成15帮扶工作队和4个贫困重点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一对一帮扶全覆盖;结合脱贫产业建设实际,精准开展各类培训和实地指导,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发挥农村适用人才队伍作用,促推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大显身手,形成合力攻坚局面。强纪律抓作风,筑牢攻坚纪律防线。健全脱贫攻坚督查问效机制,建立脱贫办、镇纪委、镇党委三级督查问责体系,全面推行电子考勤制度,创新“红黄绿”问题管理机制。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加大平时督查和绩效考核力度,将脱贫攻坚成效与村干部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严格落实“三项机制”,坚持在脱贫攻坚主战场选拔培养干部,有效集中了全镇人力、物力,保障了脱贫成效。引领带动,突破脱贫攻坚发展瓶颈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让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如何以脱贫攻坚推动农村发展,则是此项系统工程的引擎。为拉动引擎,长安镇依托资源优势,对接中省市县发展规划和重点,确定以产业为核心举措,做足产业文章,拉动脱贫引擎,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双赢、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的目标。发展当家产业保增收。长安是农业大镇,发展农业仍然是群众增收的根本途径。为解决贫困户快速增收、快速脱贫,镇党委围绕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产业奖补政策、“五个三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以茶叶、绞股蓝、中药材、山林经济、特色养殖为重点,引导镇村干部与帮扶对象一道认真分析户情,逐户选准产业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计划,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业。通过引导,全镇1180户3734贫困人口发展特色种养业,累计发放“5321”小额信贷556笔2655.5万元,累计兑现奖补资金到户278.9065万元,有效保障了贫困户持续增收。提升产业层级促发展。为推动长安产业升级,长安镇党委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机遇,审时度势,提出走茶旅融合发展道路,确立(园区、社区、景区)三区同步、(一产、二产、三产)三产融合、(生态、业态、形态、文态)四态一体,建设全国美丽乡村示范镇工作思路,依托省级重点镇、县域副中心镇建设,打造国家3A级茶乡风情旅游景区,引导贫困户就近就地创业就业。同时,积极对接县“五个十万”产业规划,围绕长远发展,按照“三村共建、三村共享”的模式,在双杨、柳坝、中原3个贫困村交界处,规划建设“三星寨万亩山林经济园区”,目前已实施12000亩。累计建成县级农业园区10个,发展中药材基地7、绞股蓝种植基地10个,培育林麝、鹌鹑、野猪等特色养殖基地5个,新建富硒食品加工厂5家、绞股蓝标准化加工厂5家、绞股蓝小型加工厂4家,有效提升了产业层级,推动了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帮扶拓路径。充分发挥党委统揽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搭建平台,建立了“支部+企业+贫困户”、“支部+园区+贫困户”、“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脱贫模式,引导市场主体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自身发展。全镇共24家市场经营主体通过协议用工、资源流转、产销合作、代养种回购等形式,带动帮扶1180户3734人。784户产业扶贫户落实发中长期产业,生态猪养殖实现增收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其他特色种养殖产业实现人均增收1253元以上,有效拓宽了脱贫路径。推进三变改革解难题。积极推进“三变”改革试点,破解农村发展难题。通过内置金融配股分红,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及劳动力入股、非贫户以资金入股,建立互助资金合作社,推进股份制经济发展,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通过股份制合作社的组建和运作,有效破解了农业企业发展用地、融资难题,拓宽了贫困户长远增收渠道,为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页:
[1]